今天,日本大阪迎來一批特殊的中國“吃貨”,一看到好的食品及食品店,他們的眼神就格外亮,拿著產品仔細看外包裝,買下來細細品嘗,并跟店主進行深入的溝通。這不是一群普通的游客,他們是來伊份負責品質控制的專業團隊以及為來伊份提供食品生產的合作伙伴。
今年年初時曾爆出“中國游客花1500元購買5公斤日本大米”的新聞。雖說有炒作的嫌疑,但日本的食品安全品控水平之高,在全球來說確實是名列前茅。
對于一直以來特別重視品質的來伊份來說,日本同行的管理體系、技術、職業精神和對細節一絲不茍都是中國企業深入學習的標桿。于是,來伊份從十年前開始每年投入資金帶領來伊份的供應鏈合作伙伴組團去到全球最先進的食品工廠參觀、學習。
來伊份將世界先進的食品品控經驗帶回中國,幫助供應鏈合作伙伴的質量管理部門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推進供應商實驗室建設,A級B級實驗室占比已達到99.3%;在信息層面,使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平臺的主要功能覆蓋到供應商,幫助供應商合理安排生產計劃,提升物流配送效率,以保障產品的新鮮度。從管理層面,來伊份通過“六大維度,星級考評”,從持續改進能力、千萬元銷售額對應投訴數、質量管理組織架構、檢驗檢測合格率、現場巡查體系認證、質量問題統退六個維度對供應商進行分星級考評,并樹立標桿供應商。
出于對品質控制高度重視,來伊份建立了巡檢、專項巡檢、駐場、二方審核、三方審核等系統的品控系統。利用最新互聯網及信息技術,在60家供應商生產現場全程遠程視頻監控,并計劃通過二維碼、云技術實現產品追溯。在流通環節,產品從供應商送貨到倉庫、倉庫發貨到門店、門店銷售各個環節均有嚴格的時間節點限制,從而確保商品新鮮,避免過期食品流向市場。商品遵循時間節點具體為:倉庫最晚收貨時間、倉庫最晚發貨時間、門店最晚收貨時間、商品最佳銷售時間、商品不得銷售時間。同時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需求變化與品位提升,來伊份求新求變,每年推出約70種新品,所有老品也做到年年更新升級換代。為了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來伊份常年堅持每周、每月、每年從口味、品質、體驗等多個維度進行消費者“盲測”,數據顯示80%以上的產品在測試評比中獲得第一。
“民以食為天”的古話流傳至今,簡單而深刻的告訴食品行業的每一位從業者食品品控的重要性,也一直鞭策著整個行業只有不斷的努力才能不辜負行業承擔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