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Analysys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1季度》數據顯示,2015年第1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28292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率為5.18%。分析認為,經過近兩年第三方支付廠商對移動支付場景的搭建和用戶習慣的培養,消費者用戶粘性已經初步形成,使得移動支付的交易規模再度攀升。
行業格局方面,支付寶、財付通繼續以強勢的份額穩坐行業頭兩把交椅。拉卡拉、聯動優勢、連連支付則占據了市場前五的位置。進入6月,各大電商的年中大促勢必將成為推動移動支付用戶活躍度的契機,同時,互聯網金融行業仍然持續高速增長,未來,移動支付企業又將有何動作?市場格局能否再次更迭?
紅包之外的移動支付
今年春節,第三方支付行業兩巨頭支付寶、財付通的紅包滿天飛想必還讓人們記憶猶新,也正是這兩家巨頭的傾力投入,用戶移動支付習慣培養漸漸走入正軌,活躍度與使用粘性也不斷增加。然而在紅包火熱的背后,在更多的支付場景中,卻沒能重現其火熱的場面。
目前,移動支付發展的阻礙已經不再是用戶使用習慣的培養,而是支付場景的建設。拋開便捷性而言,由于網速、屏幕大小等限制,PC端的使用體驗無疑高于移動端很多,人們更多的僅僅把移動支付作為一種手段而不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支付場景。
春晚期間的搶紅包為騰訊及阿里贏得了口碑和綁卡用戶,但要讓用戶養成習慣,并形成實際的支付轉換,行業重點仍然在于場景能力的構建,這也將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關鍵能力的體現。
自去年開始,支付寶便推出“未來醫院”計劃,希望通過移動技術和大數據,推動未來的衛生醫療面貌的改變。今年二季度,各家支付企業轟轟烈烈的開展線下商超的“圈地”運動,Apple Pay也對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躍躍欲試,基于蘋果手機在國內的使用基數,其前景也被普遍看好。同時,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下,理財、金融行業也逐漸成為了移動支付場景的重要入口。
新興支付企業押注移動互聯
繼“寶寶”類產品之后,以P2P、眾籌、理財等產品形態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開始瘋狂發展,直接的影響著移動支付領域的格局。歸功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貢獻,連連支付僅用半年多時間就擠入了2014年移動支付領域前十的行列,在《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1季度》報告中,連連于移動支付市場排名第五,應用內支付排名第三,相比不少老牌支付公司,其前進路線可謂勢如破竹。
在支付寶及財付通還在決戰支付場景之際,連連就在思考,作為實力并不足以撼動“前輩們”的新人,該如何發展?連連支付CMO姚敏說道:“連連的思路是專而精,所以我們更多的在移動支付方面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事實也證明,我們押注壓對了。”
姚敏表示,雖然移動互聯網行業中,入口和場景對企業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與其去和商戶爭奪入口或者自己創建場景,不如專心的做好支付,為商戶提供更優質的解決方案。“建立場景的事情,是一個非常垂直細分的工作,與其我們自己來做,不如讓商戶去開拓,他們只會比我們更專業,也更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