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白云山發布公告,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已受理王老吉的申請,即請求法院強制執行加多寶“七連冠”廣告語虛假宣傳案的終審判決。
此前,針對加多寶“七連冠”廣告語虛假宣傳糾紛案,北京高級人民法院在2015年7月23日做出維持一審原判的終審判決,即要求加多寶中國、廣東加多寶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賠償廣藥集團及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300萬元,停止使用包括“加多寶涼茶連續7年榮獲‘中國飲料第一罐’”、“加多寶連續7年榮獲‘中國飲料第一罐’”等在內的6條廣告語,并在指定網站、媒體公開發布道歉聲明。
截至目前,此案早已過了法院規定執行日期,但王老吉方并沒有收到加多寶的賠償款項,所以向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申請,請求對此案進行強制執行。
事實上,王老吉與加多寶之間關于廣告語的系列糾紛案并不只這一起,但是除了最初的商標糾紛,在多起訴訟糾紛案中,這是第一個擁有終審判決結果的。而對于判決和仲裁結果的執行,加多寶則有著比較嚴重的“拖延癥”。此前,加多寶在2012年的商標仲裁案敗訴后,并未按法院判決賠償廣藥集團,其拖欠的商標仲裁費最終還是在2014年底被法院強制執行。而這筆來之不易的賠到款也是王老吉迄今為止,收到的加多寶唯一一筆與案件相關的賠償款項。
據不完全統計,除了“七連冠”廣告虛假宣傳糾紛案,王老吉和加多寶間當前有包括“紅罐案”在內的多個案件正在審理中,涉及金額約50億元。而在已審理的案件中,一審大多以加多寶敗訴告終,加多寶隨后進行多起反訴。雖說每樁官司均是獨立審理,這次的加多寶的敗訴并不影響其他案件的判決,但按照王老吉一路打官司未曾有過敗績的勢頭,這次加多寶的300萬賠償很可能僅僅是一個開始而已。
隨著在戰略布局、資金和生產經營多方面的利好,王老吉品牌回歸三年,已經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14年,王老吉涼茶實現200億元銷量,今年更有望劍指七成市場。而加多寶卻因為官司的連連失利、乃至被迫換裝等因素,在輿論上已然處于被動局面。新罐上市后,加多寶營銷壓力加大,但同時它也必須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來修復消費者因敗訴事件而產生的不良印象。
王老吉有關負責人透露,通過近年的市場打造,王老吉不僅在第一品牌地位上更為鞏固,同時通過對餐飲、禮品、即飲渠道的全力打造,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已經成為業內公認的快消騎兵。業內判斷,從目前態勢來看,“涼茶大戰”王老吉已然全面占優,2015或將成為涼茶市場格局變化的“分水嶺”,涼茶始祖王老吉的領先優勢不斷擴大。